《看见书摘

花了三天时间,看完了柴静的《看见》,回忆起了关于那个年代深刻的新闻事件,看见、记录、思考,对于新闻工作者会很有启发,同样对于一个新媒体人也有很多的感慨,不想长篇大论,摘录了一些精彩的段落,用于分享、记录。

你让别人看见,你才能看见别人。


阅读书摘

人生感悟需要岁月的积淀。

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,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。

生活就是严峻的历险,学得越快越好。

天空一无所有,为何给我安慰。

你们说要争自由,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,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,给你自由而不独立,仍是奴隶。独立要不盲从,不受欺骗,不依赖门户,不依赖别人,这就是独立的精神。

“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,却不傲慢,对政治表示服从,却不卑躬屈膝。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,看到弱者知道同情,看到邪恶知道愤怒,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。”

“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,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。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、不断怀疑、不断幻灭、不断摧毁、不断重建,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。或者说,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,从而取得平衡,这是我所理解的‘探寻’。”

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。

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,另一个是坏人,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,只有做了好事的人,和做了坏事的人。

“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,这个社会进步就有多大,一个文明、民主、法治的社会是需要传媒监督的。”

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,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,你把它推倒,另一面朝上,原状存在。

“Doing the right thing is the best defence.”——准确是最好的防御。“准确是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,而自我感动、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,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。”

宽容不是道德,而是认识。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,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,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。

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。其实,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,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。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,因为这样,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。

每一个犯了错的人,别人都有权利把你以前的言论拿出来印证你。


<> 

选摘自柴静《看见》一书,仅供个人阅读,旨在传播分享,部分图片素材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后台联系,第一时间处理。